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記者從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薛飛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非特定形狀納米樣品單體磁化過程的實驗測量。研究團隊提出并實現(xiàn)一種新的納米樣品轉移組裝方法,使用一臺自主研制的動態(tài)懸臂梁測磁裝置,成功觀測到了納米顆粒樣品中的單磁疇變化。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fā)表于《物理應用評論》上。
動態(tài)懸臂梁測磁裝置利用靈敏懸臂梁,測量樣品磁性變化時伴隨的樣品角動量變化。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點,對待測樣品的形狀和導電性均沒有特殊要求,是一種非常有應用潛力的小樣品磁表征技術。此前國際范圍該領域內,由于缺乏有效的納米樣品轉移和組裝方法,動態(tài)懸臂梁測磁學實驗研究的對象局限于一維的納米線和納米管。
納米磁性結構在很多研究和工業(yè)領域都具有重要應用,如拓撲磁性、低維磁性、高密度磁記錄,磁傳感器和生物醫(yī)學應用。在這些研究和應用中,納米磁性結構的磁各向異性、矯頑力、飽和磁化的定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受限于磁探測靈敏度,商用振動磁強計無法分辨單個納米樣品磁矩變化。要獲得足夠的信號強度,商用振動磁強計需要同時測量幾百萬個樣品,只能得到這些納米樣品的平均性質和參數(shù)。因此,要深入研究納米磁性,就需要對單個納米樣品的磁性進行表征。
薛飛研究團隊實現(xiàn)的納米樣品轉移組裝方法,利用聚焦離子束(FIB)—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雙束系統(tǒng)和納米機械手,能夠可靠地將任意形狀納米樣品有效轉移至用于超靈敏扭矩探測的微納懸臂梁上。使用該技術,研究團隊成功探測到了直徑小于100納米的單個納米樣品中的磁疇翻轉,實現(xiàn)的對磁矩探測靈敏度達到了1×10-15emu量級,比商業(yè)振動磁強計靈敏度好1000萬倍。
?。ㄔd于《科技日報》 2019-05-29 01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